- 1.鏀粯鎴愬姛鍚庯紝鎬庝箞澶嶅埗锛�浜诧紝鎮ㄥソ锛佷粯娆炬垚鍔熷悗锛屾棤闇€楠岃瘉鐮侊紝鐩存帴澶嶅埗鍝︼紒
- 2.鏀粯鎴愬姛鍚庯紝涓轰綍鏃犳硶澶嶅埗鍐呭锛�浜诧紝璇峰皾璇曞埛鏂颁竴涓嬬綉椤碉紙鎸夐敭鐩楩5閿級锛屽啀杩涜澶嶅埗銆�
- 3.浠樿垂鍚庤兘鍚︽洿鎹㈡祻瑙堝櫒銆佹洿鎹㈢數鑴戣繘琛屽鍒讹紵浜诧紝鏇存崲娴忚鍣ㄦ垨鐢佃剳浼氬鑷村鍒朵笉鎴愬姛鍝︼紒璇风‘淇濅粯璐规椂鐨勬祻瑙堝櫒鍙婄數鑴戝拰澶嶅埗鏂囩珷鏃舵墍鐢ㄧ殑娴忚鍣ㄦ槸涓€鏍风殑銆�
- 4.濡備綍鑱旂郴瀹㈡湇锛�楹荤儲鎮ㄦ坊鍔犲鏈嶅井淇★細zjdddx1 锛岀暀瑷€鈥滀粯娆惧悗鏃犳硶澶嶅埗鏂囩珷鈥濓紝骞跺彂閫佺浉鍏充粯娆炬埅鍥撅紝瀹㈡湇灏嗕负鎮ㄥ鐞嗐€�

篇一: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吳頤
你們知道昨天晚上我們干了什么嗎?相信你們都能猜到,而且都應該在做,那就觀看《開學第一課》,其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廈門大學的支教的團隊和寧夏山區的那群孩子。
在九九九年的時候,第一批廈門大學支教的成員去到了寧夏的山區去支教。第一批的支教成員告訴我們,他們那里的學校十分舊,但是他們學習也十分努力,晚上學校為了不浪費電,所以把電給斷了,晚自習的同學要自己帶蠟燭點燈,那個老師班級學生每天都堅持上晚自習,有時候為了省錢就幾個人用一根蠟燭還有一次老師準備睡覺,無意中看見窗口幾個學生借助他房間的燈光讀書。
廈門大學的那群老師知道山區的生活很苦,但是他們想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他們這種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精神讓人十分感動,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的品質也是十分令人感動的。還有那群山區的孩子,即使生活很困難,很艱苦,但是他們學習也十分刻苦、努力,因為他們知道,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只有靠知識才能走出大山,所以他們學習十分努力,即使他們現在生活很苦,但是他們堅信只要學習好知識就能改變他們。如果我們坐在這么漂亮、干凈的教室,吹著涼爽的空調,還不好好學習,那怎么對得起父母的付出。我以后也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其實像廈門大學支教團隊里的人有很多,比如為人民服務的白衣天使,偉大的科學家,傳授知識的教師……
理想是一道光,它可以照亮我們人生的方向,理想是一條帆船,它可以讓我們“遠行”。有許許多多為人民服務的人,我們是未來的接班人,我們要努力學習知識,不要害怕困難。
篇二: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張栢菲
昨天晚上我們觀看了以理想復興之路,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
里面最吸引我的是323名教師去教育山區的小孩子,其中一位叫張秀麗的老師,滿分作文網www.spin8008.com她是第一屆支教團的教師,她說,那里的環境惡劣,學習條件不足,而且每天上完課,同學們都自主地留下來看書學習,因為沒有電燈,所以他們買蠟燭來看書學習。山區的同學們挑燈夜讀,刻苦學習,好像勤奮的螞蟻,恨不得把知識都搬進自己的腦海里。
山區的同學們條件如此艱苦,而我們現在石門實驗小學有明亮的教室,先進的多媒體設備,能夠讓我們舒服地學習,先進的多媒體設備能讓我們迅速地看到圖片、豐富的資料。當年張秀麗老師,無懼山區學校的簡陋環境,她春風化雨般地全心全意教導山區同學,讓他們學到知識文化。我也有很多優秀的老師來教我知識,他們是林老師、隋老師、吳老師和龐老師,我會考到好成績回報老師。經過數年后,山區學校的教育環境得到很大的改善,還增添了互聯網的多媒體設備,在一次課堂網上連線上,山區同學們一起向支教團的老師們唱《歌聲與微笑》歌,以表達他們對老師們無怨無悔,無私奉獻教育的恩情。
在《開學第一課》里,支教團的教師去山區教育同學們的故事,讓我十分感動,如果將來有機會的話,我希望能去山區學校實地感受與山區同學和老師一起互動學習交流。我要好好珍惜現在美好的學習環境,努力學習、茁壯成長。
篇三: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王瑛濤
昨晚我和全國人民一起觀看《開學第一課》,在其中有許許多多的英雄,奧運冠軍,邊防戰士。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人是彭士承在他四歲的時候。父母雙雙滅亡,從此他成為了孤兒,不過因為人們認為彭士承可憐便把他從一家傳到另一家。因這樣在他的筆記有一句話是:“我雖然姓彭,可在我眼里永遠姓百家姓。”而在他長大后,他還把家產都捐了出去,還樹立要為老百姓作貢獻。這就是為什么他后來要造核潛艇和核電站的原因。
這讓我明白了人要一個無私奉獻,堅持不懈對社會有用的人。這還讓我想起了馬云,因為無私奉獻讓我想起了馬云在暑假期間個人為河南娟款1個億,他的公司也一樣娟了很多錢。堅持不懈讓我想到了他高考的時候第一次高考并不理想,第二次他湊錢再一次高考分數還是十分不理想。終于他在第三次的時候考出了理想的分數。自然也考進了理想大學。
當然他對社會的作用也很大。比如阿里巴巴,淘寶等軟件。
等我長大了以后也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篇四: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盧沛辰
今天晚上我們在教室里面看了《開學第一課》。
在《開學第一課》我最喜歡的就是彭士祿爺爺。在他小時候父母去世了,他成了孤兒,后來成了吃百家飯,穿百家衣,姓百家姓。后來經過不懈的努力。所以他做了第一艘核潛艇,和幾座核電臺,后來為祖國做了巨大的貢獻。
我長大了也要為祖國做貢獻,我知道了,無論環境多么的艱苦,只要努力,下功夫,不怕困難,有恒心,有毅力,堅持不懈,就像彭士祿爺爺,都可以做出一番大事兒。不過,如果好的環境,不努力,一點小小的挫折,就要放棄的話,也會一事無成。
我覺得,他不單單只是努力而已,還有堅持,為了我們的祖國,也有許許多多的人堅持著,努力著。而且,我覺得,我們的祖國正是因為是有這樣子的一群人來打造,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的生活。
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辜負黨和人民的各種的期望,所以要努力。
我也要努力、堅持,這樣長大才可以對世界有用的人。
篇五: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楊皓竣
又是一年開學季,2021年《開學第一課》如約而至。節目由中宣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教育部、中央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于九月一日晚上八點在中央綜合頻道、央視頻道同步播出,林老師按時播放讓我們觀看。
“我心中永遠屬姓‘百家姓’”!革命先烈澎湃之子彭士祿曾自謙說,他還說自己一輩子只做了兩件事:一是造核潛艇,二是建核電站。這兩件事,每一件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都是在為百姓謀福祉、為民族謀復興。從核潛艇到核電站,彭士祿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未曾走過的路,因此,他也被稱為是中國核動力領域的“拓荒牛”。
我非常敬佩彭士祿爺爺,他不求名利,默默無聞且謙虛為人民造核電站,為國家造核潛艇……,幾乎每一件都是大事。一位大科學家其實是從一個小孤兒成為的,幾十年前,他的父母被國民黨折磨,從小就被多個“母親”所照料。我十分敬佩他。我身邊也有許多人像彭士祿爺爺一樣為我們服務著,警察叔叔、白衣天使還有清潔工阿姨……其實大家都可以為人民服務。
理想是光,照亮復興之路。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加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光,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篇六: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高俊陽
今天晚修,我們正看著課外書,林老師拿出手機給我們播放了一年一次的開學第一課,我們都好期待。
我們看了一個多小時,這一次的開學第一課格外不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護邊員,他叫拉齊尼,為我們祖國護邊走了幾十年,有一次,為了救掉進冰庫里的小男孩他英勇犧牲了。
有人說,生命最完美的演繹就是延續靈魂、送出真心,生命最博大的誠意就是舍棄自身、相助他人,這無疑就是拉齊尼的真實寫照。他奮不顧身的跳入冰水中救人,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今天,我們要向拉齊尼學習,學習他奮不顧身、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學習他不畏艱難的奉獻精神,您的女兒有件事情都沒來得及告訴你,她的夢想是也要在不同的地方幫助別人,我也要努力讀書學習,將來也要像拉齊尼一樣來幫助他人,保衛我的祖國,為我們的祖國作出貢獻。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為我們的祖國有著千千萬萬像拉齊尼這樣的英雄感到自豪。我堅信我們的祖國一定會越來越強大,人們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篇七: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陳雨欣
“民亦勞止,乞可小康�;荽酥袊�,以綏四方。”這句話出自《詩經·大雅·民勞》這句話是我在開學第一課所學到的。
大家肯定知道小康社會吧,就是沒有人再會貧窮,每個人都能吃上飯,有衣服穿。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去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但是你們知道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是怎么理解的嗎?剛好我看了視頻,就讓我來告訴你。之前在一個漢代學堂里一位古人為學童講開頭的那句話。古人們的思想和我們現代一樣,有富足的生活,繁榮的文化,健全的法制,綠水青山的環境等方面。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那個年代太亂了,有人餓死,有人沒有衣服穿,有些孩子沒學上。
而我們呢?要吃有吃,要喝有喝,有好看的衣服可以穿。之前有人貧窮,但是有了“小康理想”才會有現在的社會。沒有貧窮,我們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該珍惜當下。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我們要讓知識豐富自己,要在祖國的建設出一份力,我們要強大自己才能祖國強大,我們一起加油。
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讓我們的后代,過上更好的生活,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篇八: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韓妮可
你們知道我們昨天晚上在干什么嗎、相信你們一定都知道吧!那就是在看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啦!這一次的主題是“追光逐夢,奮勇爭先”。
在觀看《開學第一課》的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守邊員的那一段,他們家三口人為了同一個夢想——守護我國邊界,而堅持了72年。
他們那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日日夜夜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第一代守邊員,在寒風刺骨的冬天也依然在守護著2邊界,他為了我們的國家守了23年的邊界,他那種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汗水換來了我們現在的幸福,快樂的生活,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辜負他們。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為國家做事。
當然在這三個守邊員中令我印象最深刻,且終身難忘的是第三代守邊員——拉齊尼,他曾經說過,他要守40年的邊界,但是有一次他為了救冰水里的孩子英勇地犧牲了,他的英勇無畏,舍己救人的英雄品質令我十分敬佩。
在這次《開學第一課》中我明白了我們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篇九: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何達軒
我們九月一日看了《開學第一課》,是由撒貝寧男主持和女主持人楊雅淇。
在這個夏天有一群中國年輕人,為了完成夢想和為祖國爭光,他們奮力拼搏,他們就是中國的奧運健兒�!堕_學第一課》通過連線方或把一些奧運健兒請到節目中,以9秒83刷新男子100米亞洲紀錄的蘇炳添,東京奧運會女子鉛球冠軍鞏立姣,東京奧運會首金得主楊倩,東京奧運競技體操男子全能亞軍肖若騰,以及“00后”奧運健兒陳芋汐、張家齊、孫穎莎等。
看完《開學第一課》后,看到這么多精彩感人的畫面后,我被奧運健兒感動,他們努力拼搏,為自己的祖國爭光,奧運健兒真的像極了從前的共產黨,他們也是付出了極大努力,用自己的生命驅走了日本侵略者,奧運健兒用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告訴長輩們祖國是最厲害的,雖然東京奧運會有一些項目的日本裁判不公平,但中國全球二百個國家參賽中以優越成績得第二名,已經相當不錯了。我得感想是要向中國得奧運健兒學習,我要學習他們努力拼搏的精神,我要為祖國獻上一點貢獻。
就像楊倩說的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一天看不到效果但一個月一個暑假,堅持下來就能發現有好大的成果。
篇十: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查君洋
“愿你用變秋天為春天的精神,把祖國的荒沙,耕種成為美麗的園林。”這是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詩。
這是革命先烈藍蒂裕在犧牲前給年僅五歲的兒子寫下的一段文字。藍蒂裕是一名中共黨員,1948年,他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集中營。1949年秋,國民黨反動派對獄中共產黨人進行最后的瘋狂屠殺,他用盡最后的力量,給兒子留下了這段字字千鈞的囑托。
現如今藍蒂裕之子藍耕荒已經77歲了,并且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爸爸,如今的荊棘被鏟除,再沒有狼犬在街上,如今的祖國地更綠,天更藍,請您放心!”
是呀!如今的祖國是那樣的繁華,學習不再是富家子弟才能做的事,不再是在茅草屋里上課。如今的社會,每個孩子都可以上學,用著明亮的課室,寬敞的課桌,不用為吃穿用度發愁,不用為了賺錢輟學……為什么戰旗美如畫?因為那是用英雄們的鮮血染紅的。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是英雄們用生命換來的,我應該在學習上堅持不懈,努力奮進,生活上與同學友愛相處,互幫互助。
理想是光,照亮復興之路,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篇十一: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譚宇皓
新學期到了,我們來到學校,第一天晚上我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我印象最深的是神舟十二號發射后,中國的空間站完成了,它距離地球有321公里。整個空間站雖然不大,但是里面什么設置都有。里面有三位叔叔,有一位叔叔還表演了用筷子夾茶葉吃,因為太空沒有重力,所以茶葉會飄起來,當然就可以夾來吃,多么的有趣。
現在的我感受到了,我們中國科技越來越發達了,以前的我們要要出遠們,必須去火車站、機場、汽車客遠站才可以買票,現在用網絡,在手機上就可以買吧;以前的我們都只能在飯館里面吃的,現在只要打開美團下單后就可以送到你家,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吃上美味佳肴。我們的祖國科學技術很高,為了讓祖國更繁榮昌盛,我們就要好好學習,學知識,學本領……用我們的知識讓祖國的科技更發達。我們也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任,增強我們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共產覺種人民的殷切期望。
現在的科技,給我們帶來很方便,我們要努力學習,長大讓科技更發達,給人們更方便的生活。
篇十二: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劉廣妍
2021年9月1日,我們開學了!當晚我們看了一學期一次的《開學第一課》其中我最感動的就是——“時代楷模”拉齊巴兒女。
14歲的都爾汗·拉齊尼來到了現場,當姐姐看到了父親生前的影像時,硬咽地說;“我長大了后,要當一名軍醫!”“回到紅其拉甫,守護我們的家園,守護我們的祖國!”12歲的弟弟也擲地有聲地承諾:“爸爸請你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長大后當兵,退伍后當一名優秀的護邊員。”
聽完這一些話,感動的我淚目了。年幼他們是多么的有擔當!為國守邊保護祖國,是拉齊尼一家三代人守護了72年的共同理想,說什么他們也要延續下去,這是對前三代人的一個交代。想到這里我不禁聯想到了我的生活,我有依有靠,有父母的愛,但連一個個的目測都不一定能拿到滿分。而他們無依無靠,卻背負著三代人的夢想。在這我要給他們一個大大的贊!我也要向他們學習。
今年大事可不少,要數奧運最震撼!
這個夏天,追逐夢想的有一群中國健兒!其中,最令我驚訝的是一位“00”后小姐姐——楊倩。她不但是首金,不久后又拿了雙金,而且楊倩姐姐還是一位清華學霸。
這不得不讓我感嘆,中國健兒,他們能夠做的事,我也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已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篇十三: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蔣子渝
開學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看完《開學第一課》的我眼眶不禁濕潤了起來。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張桂梅校長,我無法想象她做出這個壯舉,通過了怎樣的深思熟慮。張桂梅校長在《開學第一課》上講述了她的事跡:當時她第一次去學校上課時,她的學生笑她的字像高壓炮,讓張桂梅校長無地自容,想要逃離講臺,但學生們攔住了她,讓她給學生們上課。一上就是40年,有一次她去大山里家訪,碰到了一位女孩子,女孩子對張桂梅說她想讀書,于是張校長的心中就有了一個創建女子高中的想法。然后一所女子高中在五年后出現了。是!她做到了!
我看完之后感動的流下了眼淚,太了不起了,她是人民教師的先鋒,是光榮的共產黨黨員,是對社會有用的人。我以后也要像她一樣,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要我現在認真學習,積累知識。在生活中,友愛同學,互幫互助,有遠大的理想和志向。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實現的!
我非常感動,在新的學期里一定會更好的!
篇十四: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黃蒲
“沒有祖國的界碑,哪有我們的牛羊”這是開學第一課的都爾汗。拉齊尼爺爺說的這句話。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上。
這是革命先烈拉齊尼。巴依卡。有一次,在祖國西大門的紅其拉拉甫山口七號界碑上,拉齊尼爺爺拿著筆,一筆一畫的寫著“中國”兩個字,就像紅色刻在他的心上。2021年1月4日拉齊尼。巴依卡為了解救落水兒童英勇犧牲,而且手還保持著孩子脫起的姿勢。
現如今拉齊尼。巴依卡之子都爾汗。拉齊尼她為了爸爸,決定長大后當一名軍醫,既是軍人也是醫生,而她弟弟拉迪爾。拉齊尼也要當護邊員。
是呀!如今的祖國是那樣的繁華,學習不在是富家子弟的事,不同志是茅屋里上學,而是在明亮的教室上學,所以如今的社會很好,比如每個人都可以上學,不愁吃喝,溫暖的家,學習,生活物品一應盡有……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理想是光,照亮復興之路,以實現中華人民族偉大復興之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篇十五: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劉俊希
今天晚上,我們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我開心極了!我們看完書后,八點準時觀看《開學第一課》
在看《開學第一課》里面,我最喜歡的是奧林匹克的一位勇敢拼搏,但并沒有拿到金牌的人,也為我們亞洲紀錄創造了新的成績,他就是來自廣東省中山市,在暨南大學任教的蘇炳添。他在奧林匹克的跑道上以九秒八三的初賽成績進入了決賽,雖然在決賽里沒跑出好成績,但蘇炳添還是給我們中國人爭光了。在決賽中,他以九秒九八的100米紀錄,被亞洲人稱為“中國飛人蘇炳添”。
那么多年以來,每一次的100米奧林匹克比賽,沒有一位中國田徑運動員可以進入100米的決賽,只有這一次的蘇炳添可以進入100米決賽的跑道。蘇炳添每天早上五點起來跑步,這日積月累的訓練一定會有堅持不懈的收獲,蘇炳添曾經說過:“因為我要實現我的夢想,所以一直在奔跑”。今天他的夢想成真了,他每天堅持不懈地訓練,就會取得好成績,就像我們學習一樣,只要努力學習,就會從60分考到100分。
等我長大后,我也要向蘇炳添學習,為祖國爭光。我要更自信、更自豪,當祖國的一根棟梁,如果蘇炳添真的退役了,我就接過接力力棒往前沖,把我自己的夢想也成真,加油!
篇十六: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鄧濤輝
當《東方紅》在太空中響亮的播放時正是我們國家航天事業的盛業時期開始了。
從以前到現在,在尋找在地球到空間站的研究,中國的一步步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新的世界,當我們看到“天和”空間站的時,看到三位航天員,劉伯明的表達“牛轉乾坤”和“牛氣沖天”的小牛,這穿著小紅衣,湯洪波的“太空地瓜”已經發芽了,你猜一下他們在哪里?告訴你吧,他們正在祖國的上方,正好可以看到祖國的大好山河呢!他們一定右強健的身體,當他們上了太空空間站就開始了一個個任務了。
當我們覺得學習很艱難時,想想比我們更苦的人,我們時祖國的花朵,老師便是園丁,為什么戰旗美如畫,因為它是用戰士們的鮮血染成的,我的生活十分幸福,抗日時期想上學都難,所以戰旗和花朵一樣美麗,我們不像以前努力的種田,不在茅屋里上學,我們的生活是英雄們的努力換來的,每次《開學第一課》都給我十分多知識,這一次讓我看到祖國強大的力量。
理想是光,照亮復興之路,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一切期望。
篇十七:開學第一課2021讀后感400字
鄺啟杰
我現在五年級了,我們今天晚上班會課上看了,《開學第一課》能讓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國家的三個航天員分別是楊洪波,聶海勝和劉伯明這三個航天員叔叔。
航天員叔叔們,乘坐航天飛船,飛離了地球,進入了我國的空間站,三個航天員叔叔教我們打“航天太極”,我感覺我們好像把我們的課堂搬上了太空。
楊洪波叔叔給我們做了兩個挑戰,第一個是用“筷子來飲茶”,還有一個是種“太空紅薯”,我看到了伴隨楊洪波叔叔從老家一路飛上太空的小紅薯,在楊洪波叔叔的照料下已經發芽了。
劉伯明叔叔帶著我們,看他們的三室一廳,展示了太空廚房,熱風裝置,微波加熱裝置等等,感覺他們把家搬上了太空,太神奇了!
理想是光,照亮了復興之路,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己任,恰逢慶祝黨的百年華誕,今年《開學第一課》,以“理想照亮未來”為主題,通過一個又一個真摯動人的故事,抒寫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畫卷:從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李大釗,毛澤東,陳望道,到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革命烈士的方志,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一切期望。